讲真,宁浩和葛优跟喜剧已没什么关系了…

首页 » 综艺 » 正文

2024年10月4日刊| 总第3744期

国庆档三天下来,票房大势已见。首日影市飘红,但之后单日票房下降较快,很难说扭转了暑期档以来的颓势。也的确有很多现象之下的规律显现出来,值得一说。

《749局》吃了什么红利?

《749局》是国庆档预热期最安静的电影,也是国庆档第一天最风光的电影。

10月1日当天,《749局》以1.72亿元拿下了票房日冠。但第二天就被《志愿军:存亡之战》大幅反超。到第三天又被《浴火之路》反超。

开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只能说, 中国观众盼国产重工业电影如大旱之望云霓。

国庆档纵然密密麻麻排了十部电影,实际上算重工业电影的只有《749局》和《存亡之战》。而《存亡之战》是《志愿军》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早已揭下神秘面纱。

在艰难困苦中孕育八年,投资断流后导演垫资拍戏,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研究机构,《749局》的BUFF叠满。就连低调的宣传,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饥饿营销。

还有“怪兽片”这个极有诱惑力的标签。好莱坞电影近些年在内地的票房每况愈下,怪兽片是仅剩的能打的类型。从《阿凡达2》《哥斯拉大战金刚2》到《巨齿鲨》《异形:夺命舰》,有怪兽的地方就有票房。

《749局》延续了《九层妖塔》的怪兽路线,同样构成了对观众的显在吸引。

国产片中的上一部重工业电影是谁?是魔幻大片《封神第一部》。再上一部是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这是非进影院不能领会其视听震撼的片型,也是拍好了能催生极大国族自豪感的作品,更是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绝对不能或缺的产品。

可是随着疫情的突袭,票房的蒸发,资本的退潮,国产重工业电影就快断顿了。所剩不多的几个选手,其实都是疫情前就已经上马,但因为各种原因而迟迟不能上画的。《749局》就是其中的一部。

不管在走进影院时带着多少狐疑, 你得承认《749局》是被当作国产工业大片来期待的。它的类型、造价、场面、叙事,也毫无疑问是奔着这个目标挺进的。观创之间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首日的票房井喷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然而电影早已走过了“口碑大好撑一月,口碑不好卖一周”的时期。口碑不好的影片实际上只有一天半的热卖期:未见真容时的题材红利,开画头一天的高票房吸引的次日预售。

口碑的发酵可能需要三天,口碑的崩塌一天就可以完成。《749局》的票房走势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观众对重工业影片的偏好,被谁接过去了呢?《存亡之战》。

虽然大致轮廓已心中有数,但这毕竟也是一部视效大片。而且这一部明显比第一部更好看:叙事更集中,战法更精良,爽感更澎湃。目前看,它将成为国庆档的最大赢家。

《爆款好人》吃了什么亏?

宁浩 葛优,《爆款好人》三天过去只有1400万票房。这不能不让人感觉惊悚。

不过一想,宁浩的上一部电影《红毯先生》,主咖是刘德华,票房也没能达到一个亿。

说葛优和刘德华老了,宁浩过气了,都是很难辩驳的理由。但问题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两部电影我都亲测过,不能说是创作上的精品,但都不差。10分制打7分,我不觉得亏心。

《红毯先生》首映后,曾留下一个金句,说这部电影“平等地创飞了内娱的每一个人”。

《爆款好人》也可仿照这个句式描述一下: 它平等地创飞了短视频内外的每一个人。

宁浩的电影,总是在滑稽或者搞笑之外带着一丝“责任感”。所谓责任感,就是不平于社会现状而进行讽刺。“创飞”实际上就是讽刺,就是该死的责任感的外化体现。如果他对一切甘之如饴,还会刻意制造“交通事故”吗?

早年间的宁浩电影,《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心花路放》,虽然也暗藏机锋,但自带没心没肺和癫狂恶搞,共鸣者甚多,而且上升时期的社会氛围也经得起黑色幽默的讥刺。

后来的宁浩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红毯先生》《爆款好人》,虽然也贴了喜剧的标签,无一不是在诊断严重的时代病症。忧心日甚一日,哀叹日甚一日。虽然还想给观众带来笑声,其实已经力不从心。

我甚至觉得,宁浩现在拍的不是商业片,而是文艺片。 宁浩已不是在用社会素材烹制喜剧大餐,而是在用电影思考沉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网络时代中人类的种种异化和恶变。

《红毯先生》里,提前来到公共场合,亲自把自己的人像调整到C位的影帝,不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社交媒体上秀自己的芸芸众生吗?在非公共场合,一见到红点就要贴胶布的明星,不正是石家庄民宿“针孔摄像头”事件的预言吗?

《爆款好人》里,以“维权”为业的张北京(葛优 饰),处处都有鲜花笑脸相迎。而一旦转入带货的赛道,马上就因为“目的不纯”而人设崩塌。社死瞬间千夫所指,他的脸恨不得成为人类公敌。几天过后走在街上无人问津,还归素人一枚。

这不就是我们见怪不怪的只有七秒记忆的网络生活吗?

如果你不能投入地加入其中,就不太可能到位地搞好服务。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观众都是来做情绪大保健的,不是来听人叭叭讲课的。

目前能做好这件事的,是《抓娃娃》的闫非、彭大魔 沈腾、马丽,《热辣滚烫》的贾玲 雷佳音,《年会不能停!》的董润年 大鹏。

一个喜剧导演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成绩,往往会越来越严肃,甚至失去赖以成名的搞笑的本领。之前有周星驰和冯小刚,现在又有了宁浩。

这其实也不限于喜剧导演。很多商业片导演成功了以后都有奔向更加深刻、复杂赛道的内驱力。暑期档的《解密》,就是陈思诚走出舒适区,主动上难度的进击。

无可如何也罢,主动求变也罢,不能按照未落纸面但观众心里早就签约的路线走,票房上很难取得成功。这是铁的事实。

但作为评论者,我能看到更加“文艺”的宁浩和陈思诚的可贵价值。也许,在电影已经作别“金元”时代之后,他们拍这种忠于内心表达的电影,首先要做好预算的控制。

比情绪更有价值的是什么?

《浴火之路》的票房后劲尚可。虽然不大可能追上《存亡之战》,但以其体量和成本而言,很可能是这个档期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电影。

国庆档票房前三名排定后, 这个档期成就了类型片的胜利。过去几年,不管是“我和我的”系列,还是《热辣滚烫》《孤注一掷》,大家都说是情绪价值的胜利。

情绪价值也不是万能的,今年中秋档的几部话题电影《野孩子》《祝你幸福!》《出走的决心》情绪是拉满了,票房价值有限。

个人觉得,情绪价值是特定社会氛围下的票房利器,电影的长治久安还得回到千锤百炼的类型化之路。

《存亡之战》和《749局》是重工业电影,妥妥的类型片。《浴火之路》是现实题材,它采取的是现实主义和类型化相结合的叙事策略。

都是失独和打拐题材,十年前陈可辛执导的《亲爱的》是标准的现实主义风格,一悲到底,摇动人心。

《浴火之路》则一半一半,美术置景造型是追求现实质感的,失子的悲怆也真真的。尤其是潘斌龙扮演的老侯在得知儿子已死的情况下,直接选择坠亡的那一幕,让人悲从中来。

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离地三尺的。肖央扮演的赌棍和刘烨扮演的杀手,都不是生活的常态。 沉重的现实因为类型片的加持,有了情绪的出口和暴烈的爽感。类型片因为现实底色的浸润,有莫名其妙的临场感和代入感。

出狱的混混,惶急的杀手,危险的女人,荒凉的大地, 《浴火之路》有着标准的西部片的气象。只是碍于那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上没有法外之地”的框框,人物的走向早早就要铺垫,手上有人命的老赵(刘烨 饰)是不可能活到最后的,而另一个主角老崔(肖央 饰)不能也挂了,就得和杀人情节处处切割...

这种教化当先的前置立场,实际上是情节冲高的心理负担,也是影片成色的拉低者。

这固然逼出了一些巧夺天工的创设,比如《边水往事》创造了一个“你没有见过但又不觉虚假的世界”,但更多的时候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套路和品质的损伤。

价值导向的把握,不是只能在结果上做文章。管理者要相信观众明辨是非的能力,观众也要认同戏剧的假定性。这些创作上的结解开了,生产力就解放了。

文/李星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aierlvshi.com/VrC5Vg/html/62851.html
 推荐视频

电梯小姐

Aliya Raymundo 阿尔比·卡西诺 弗恩·凯伊 Zayra Estrada 马克·迪奥尼西奥

泰坦尼克号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丝莱特 比利·赞恩 凯西·贝茨 弗兰西丝·费舍 格劳瑞亚·斯图尔特 比尔·帕克斯顿 伯纳德·希尔 大卫·沃纳 维克多·加博 乔纳森·海德 苏茜·爱米斯 刘易斯·阿伯内西 尼古拉斯·卡斯柯恩 阿那托利·萨加洛维奇 丹尼·努齐 杰森·贝瑞 伊万·斯图尔特 艾恩·格拉法德 乔纳森·菲利普斯 马克·林赛·查普曼 理查德·格拉翰 保罗·布赖特威尔 艾瑞克·布里登 夏洛特·查顿 博纳德·福克斯 迈克尔·英塞恩 法妮·布雷特 马丁·贾维斯 罗莎琳·艾尔斯 罗切尔·罗斯 乔纳森·伊万斯-琼斯

农场主的女儿们

葛洛莉娅·伦纳德 Susan McBain Philip Marlowe 玛琳·薇洛比 Nancy Dare 斯波尔丁·格雷 John Black 热贝狄·寇特

女囚K濡れた過去の女たち

亜纱美 山口真里 柳裕章 藤田浩 井上如春

金瓶双艳

杨群 胡锦 恬妮 陈萍 姜南 王莱 成龙 田青 夏萍 石天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村守护者

祖晴 张琳 邓玉婷 高全胜 梁颖 刘红韵

俄罗斯洛丽塔

Natalia Belova Sasha Durpfen Valeria Nemchenko Armen Oganezov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 Diana Sosnova Daniela Torneva Alice Vichkraft Marina Zasimova

吻狼之问题少女

大友梨奈  曹查理  徐曼华

九首歌

玛戈·斯蒂雷 克瑞恩·奥伯里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