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走走停停》美誉过度,胡歌高圆圆都是败笔,几声呻吟,价值不大

首页 » 电视剧 » 正文

7月10日,电影《走走停停》在各大正版视频平台上线了。大家可以免费看了。因此,我也可以针对这部电影,聊几句观后感了。该片院线上映的时候,我不聊,实在是觉得,院线电影票房都这样了,我再给某部影片差评,是阻碍院线电影市场发展了。如今,它视频平台上线了,可以免费看了,我则可以不用顾忌太多,直接聊了。

我认为,这部《走走停停》被美誉过度了。当然,这部电影因为是胡歌主演,所以,胡歌团队及其胡歌幕后的团队,都要给这部电影营销美誉度了。显然,目前这个阶段的胡歌,特别需要拿一些电影节和电视节的最佳男主角荣誉称号了。说白了,胡歌想拿奖了。所以,胡歌才主演这类可能拿奖的电影。因为这些行为动机,营销该片质量多高,则也是必然,能理解。

先说这部电影的内核。

电影行不行,主要看内核。《走走停停》这部电影,讲的是北漂失败的男中年,回到老家,高不成,低不就,稍后选择自己拍电影,想要火一把,成就一下自己,但也没火,最终,只能开出租车。所以,这部电影的内核是,北漂失败的男中年,如何经历不认命到认命的过程。

这个内核,一定程度上,能够击中一些读书人。或者说,是上过学的人。好多人,上过大学,在大城市,却混不下去,最终,想要回到家乡,又觉得,家乡也回不去。在大城市谋生,确实不容易,尤其是想要体面的谋生。在大城市,干体力活谋生,肯定饿不死。但是,对于读书人而言,这个不够体面。所以,现在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们,都觉得大城市混不下去了。这个电影,就是给这批人看的,似乎能打动他们。

这部电影有一种文艺的颓废。

该片当中,男主角(剧本层面上)身上,有一种文艺的颓废感。这是很有趣的东西。什么叫文艺的颓废呢?就是,男主角读过一些哲学著作,或者人生鸡汤著作,对于人生有自己的认识,同时,他的这些认识,又无法直接转换成为生存资料,在屡次挫败之后,他就变得颓废了。而这种颓废,不是基于人生的无知,而是基于人生的有知。

有知识的人,颓废了,其实是很值得社会思考的事情。当然,这种颓废,在文艺圈多见,在理工类的学科圈子当中,少见一些。比如说,医生吧,学成之后,就真的有一把子技术了,总是有工作可做的,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就不容易颓废。再比如说,电影圈的工作者们,就容易颓废,因为新人进入圈子很难,一旦进去了,就赚得盆满钵满。

《走走停停》当中的男主角,就属于进不去电影圈子的人。电影圈子,其实就是资本圈子。您别觉得商业片才是资本圈子。文艺片,照样如此。胡波导演,在王小帅们面前,就是文艺片导演面对资本的无奈。《走走停停》当中的男主角,就是想成为胡波而不得的罢了。很多进不去这个圈子的编剧和导演,容易颓废。因为编剧和导演,除了干影视,真没其它能耐。

文艺的颓废,有没有价值呢?

或者,我们更具体一点说,这种电影从业者的颓废,有没有价值呢?我的感觉是,几声呻吟,价值不大。咱们很多文艺青年觉得,一部影片,呻吟几声,就算是有价值了。这属于典型的没见过啥世面。真正优秀的电影,光会呻吟,还差得远呢。真正优秀的电影,需要面对苦难,并且实现对苦难的“三步走”。

第一步走,我所讲述的苦难是什么。第二步走,我所讲述的苦难,是何以成为苦难的。第三步走,我所讲述的这些苦难,有无办法避免。电影只有讲述苦难,才有价值。而只要讲述苦难,就必然面对我说的这个三步走。走不动,就无法成为优秀。

《走走停停》这部电影,就是底层编剧的一次呻吟,却没有对苦难何以造成的深度剖析。这种呻吟,当然也有价值,但价值不大。文艺小清新们,容易喜欢这类呻吟。真正的大家,真正优秀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都拒绝呻吟,而是直面苦难,剖析苦难,并且追问何以避免苦难。比如,《温故一九四二》便是这个样子的,它最终解析的,是何以避免饥饿重演。像《走走停停》这类呻吟型的电影,没有直面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才能出现一个更为康健的环境,让青年影视工作者们可以健康成长,快速成长。

可能,《走走停停》的编剧和导演也知道,这个问题才是电影最应该追问的。但是,他们很鸡贼,知道如何更讨巧一些。所以,他们回避了根本性的问题,而去选择呻吟几声罢了。

呻吟与呻吟,也是有区别的。

有的电影,哼唧的有趣一些,有些电影,就哼唧的无趣。《走走停停》属于技术层面上还凑合的电影,呻吟的比较有趣。它的有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塑造了一个有趣的一大家子人。第二个,是“三重门”的叙事法。

电影当中,男主角这一家子,都有趣,尤其是母亲和妹妹有趣。这些有趣,近乎荒诞,显得不真实。所以,有趣的角色,也可能会是双刃剑,伤害电影本身的真实性。但至少,这种荒诞,呻吟的这几声,是有意思的。

“三重门”的叙事法,第一重,是男主角拍电影,第二重,是女主角拍男主角拍电影的过程,第三重,是男主角写剧本记录自己拍电影和女主角拍自己拍电影的过程。这一层接着一层的门,让电影显得层次多一点。这是雕虫小技,不用觉得多牛。创意写作课上,大一刚开学,就能教的东西。这其实跟蒸馒头是一样的。直接蒸馒头,有些人觉得层次少,不好吃,拧出个花卷出来,他们就觉得层次多了,好吃了。技术性的东西,永远都是雕虫小技。

胡歌和高圆圆都是败笔,但没他们还不行。

胡歌演什么,都是耍帅的胡歌。所以,在王家卫“屎上雕花”的《繁花》当中,胡歌就耍帅成功,偶像剧气质再次附体。《繁花》这类烂剧,本身走的就是轻浮的路线。胡歌用偶像剧的方式演,也没啥问题。但是,《走走停停》这部电影,底子是现实的,胡歌依旧演耍帅的胡歌,就错误了,这么搞,就让这部电影显得更不真实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高圆圆那里。高圆圆就不像“剧本塑造的现实”当中的角色,她演得,也是作为漂亮女明星的高圆圆自己。一个反例,高圆圆身边的那位摄像小哥,就演得好,像素人。这个小哥说摄像机不借,要是借,需要连人一起借的时候,就具备很好的真实感和幽默感,这其实就是生活感。胡歌和高圆圆,都是明星感,不是素人感,生活感。

但是,《走走停停》没有胡歌和高圆圆,又不成。拍文艺片的导演,不知道胡歌和高圆圆这类明星无法驾驭剧本角色吗?他们当然知道。但是,找真能驾驭的,有票房吗?没票房,肯定没人投资啊。没投资,就没有《走走停停》这部电影了,编剧和导演,就像电影当中一样,开出租车去了。

所以,现在很多文艺片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明明知道找明星主演,肯定削减质量,但为了能够找投资,又不得不找明星主演。那位问了,一些明星,为什么愿意演这类明显不赚钱的电影呢?名利二字罢了。有些明星,利已经赚得差不多了,想要赚名了。类似《走走停停》这样的电影,明星加持的,以后会越来越多。

末了几句话。

《走走停停》是否有可能制作成为一部质量极高的作品呢?这部电影在中途开始,一直到最后,都虚了,荒诞到虚构的程度了。如果这部电影坚持现实主义叙事的话,肯定可以拍摄成为一部经典作品的。但是,驾驭现实主义的能力,不是谁都有的。《走走停停》也注定了平庸。(文/马庆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aierlvshi.com/VrC5Vg/html/47684.html
 推荐视频

电梯小姐

Aliya Raymundo 阿尔比·卡西诺 弗恩·凯伊 Zayra Estrada 马克·迪奥尼西奥

农场主的女儿们

葛洛莉娅·伦纳德 Susan McBain Philip Marlowe 玛琳·薇洛比 Nancy Dare 斯波尔丁·格雷 John Black 热贝狄·寇特

女囚K濡れた過去の女たち

亜纱美 山口真里 柳裕章 藤田浩 井上如春

泰坦尼克号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丝莱特 比利·赞恩 凯西·贝茨 弗兰西丝·费舍 格劳瑞亚·斯图尔特 比尔·帕克斯顿 伯纳德·希尔 大卫·沃纳 维克多·加博 乔纳森·海德 苏茜·爱米斯 刘易斯·阿伯内西 尼古拉斯·卡斯柯恩 阿那托利·萨加洛维奇 丹尼·努齐 杰森·贝瑞 伊万·斯图尔特 艾恩·格拉法德 乔纳森·菲利普斯 马克·林赛·查普曼 理查德·格拉翰 保罗·布赖特威尔 艾瑞克·布里登 夏洛特·查顿 博纳德·福克斯 迈克尔·英塞恩 法妮·布雷特 马丁·贾维斯 罗莎琳·艾尔斯 罗切尔·罗斯 乔纳森·伊万斯-琼斯

春潮烂漫海棠红

奇希·劳尔兹 哈利·雷恩斯 克丽丝蒂·卡妮恩 吉娜·瓦伦蒂诺 Heather Wayne 皮特·诺斯 罗恩·杰里米 Ken Starbuck 弗朗柯斯·巴比隆 Craig Roberts

俄罗斯洛丽塔

Natalia Belova Sasha Durpfen Valeria Nemchenko Armen Oganezov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 Diana Sosnova Daniela Torneva Alice Vichkraft Marina Zasimova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村守护者

祖晴 张琳 邓玉婷 高全胜 梁颖 刘红韵

金瓶双艳

杨群 胡锦 恬妮 陈萍 姜南 王莱 成龙 田青 夏萍 石天

性赞助

安吉拉·莫雷纳米凯拉·拉兹我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