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难破3.5亿 陈思诚《解密》不赚反亏?

首页 » 电影 » 正文

搜狐娱乐专稿 (哈麦/文)陈思诚过去的成功,几乎全都吃到了题材和类型化的红利。

《北京爱情故事》出现的时候,还没有剧影联动、IP这些如今已成烂片重灾区的概念。

《唐人街探案》系列的悬疑混搭喜剧,在当年还属于新鲜的玩法。

《误杀》系列、《消失的她》、《三大队》,都是风格极致的强悬疑、犯罪、刑侦类型。

到《解密》,陈思诚试图远离陈思诚,不再那么追求类型上的极致化,也不再那么注重题材的大众性和下沉市场。他把重心放在了追求创作上的作者爽感,试图求新求变。

但与此同时,商业上屡获成功的陈思诚又有烂熟的产品经理思维,他不可能花大钱去拍一部纯作者向的文艺片。

这就变成了,《解密》既想要有深度,有腔调,又想要够通俗,有观众。于是,陈思诚用华丽的手段去包装一个人物传记故事,硬是把一部小片拍成了大片。

这种做法,往前看有诺兰《奥本海默》口碑票房双收的成功案例。

可惜的是,《解密》不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豆瓣评分一降再降到了6.4分。上映16天票房3.2亿元,日排片只剩1.5%,猫眼专业版给它的预测票房也一降再降,降到不足3.5亿元,最终投资方约1.2亿元,可能覆盖不了制作、宣发成本,面临亏损。

不是陈思诚

从口碑看,《解密》的起势并不差,刚在豆瓣开分时的评分仅次于《唐人街探案》,在陈思诚导演的六部电影作品里是评分第二高。

正式上映前的营销、点映及首映阶段,提前看过片的业内人士把这部电影夸上了天,这种夸主要集中在类型创新、视听升级、走向国际。

营销上,宣传方也一直在渲染电影的与众不同、大片气质。

客观地讲,在国产片里,敢这么花大钱去拍一个传记类型,以前确实没有过。已经在商业上证明过自己的陈思诚有勇气,也有底气,还有自信,敢这么干。

《解密》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讲的是特殊年代一个数学天才破译密码的故事。

如果按传统类型片的拍法,这应该是一个谍战片,里面所应具备的悬疑、烧脑、惊悚、动作这些元素,都是陈思诚熟悉并擅长的。

但陈思诚显然有更大的野心。

他用采访和讲述的形式,把这部电影包装成了一部传记片。

不同于强故事性的谍战片,传记片是以人为核心的,是写人的电影,围绕着人,还可以展现一个时代,书写一段历史,拍好了,是有史诗价值,可以留名影史的。

可传记片也有它的局限,因为强调纪实性和真实感,忌狗血,戏剧冲突很难做到很强,这就拉远了它和普通观众的距离。

陈思诚找到了他的妙法,用视觉奇观来把它打造成一部赏心悦目的商业大片。

《解密》小说的主人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因为他破译密码不光靠数学,还靠做梦。梦境,是可以视觉化的。

于是,陈思诚把主人公的梦境无限放大,用绚丽多彩的视效和强节奏的音效来增强观赏性,达到让电影接近大众的目的。

从商业逻辑上讲,这很不像观众眼里会“投机”,会把握风向的陈思诚,因为这种题材和类型的创新有很高的风险,并不安全。

能看出来,陈思诚是把《解密》当作一部有追求的大片在做,舍得花钱请幕后大咖,也舍得花钱置景、做特效。

摄影指导请了拍过《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匹夫》《军中乐园》《摆渡人》《妖猫传》《无问西东》《八佰》《1921》等片,被称为“光影诗人”的曹郁,全程用昂贵的IMAX摄影机拍摄。

美术指导请了做过《英雄》《十面埋伏》《道士下山》《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大军师司马懿》《如懿传》《上阳赋》《觉醒年代》等电影和剧集的韩忠。

原创音乐请了为《终结者:创世纪》《攻壳机动队》《环太平洋:雷霆再起》《碟中谍6》《双子杀手》《绝地战警:疾速追击》《黑寡妇》《明日之战》《黑亚当》《龙与地下城》《阿盖尔:神秘特工》《碟中谍7》作过曲的洛内·巴尔菲和为《蝙蝠侠无极限:怪兽来袭》《超人:明日之子》作过曲的凯文·里普尔。

这些豪华配方确实有效,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观众,都看到了陈思诚所下的功夫,也由此稳住了《解密》票房和口碑的基本盘。

在作者表达上,陈思诚也在更向内地输出自己来自真实生活的感受,即人们受困于各自的“笼子”,各有各的无奈。容金珍这个天才,在命运面前,看起来似乎有自己的选择,但更多的其实是被时代推动、裹挟。

还是陈思诚

可陈思诚毕竟是陈思诚,他是个商业导演,需要市场认可,需要票房回收,《解密》的深度也就仅限于此。

麦家的原著里,容金珍最后疯了,你很难明确地定义他是个英雄,还是个悲剧。

这个人物,如果往深了挖掘,他和时代的关系,他内心的复杂、冲突,他的命运悲剧,不亚于奥本海默。

可这又不是陈思诚热衷的方向,他要拍的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的主旋律电影,我们暂且称其为主旋律3.0,即在商业叙事里,放大那个年代抗美、抗蒋的背景,强调人物的家国情怀和牺牲,吃主旋律红利。

在陈思诚的笔下,容金珍明确地变成了一个为家为国觉醒、奋战的天才式英雄人物,而且是一个没经历磨难就成为英雄的英雄。

他与其说是被时代和命运“挟持”,不如说是拿了开挂的大男主剧本,连续遇到几个贵人,给他启蒙的洋先生,收养他的校长,发掘他的数学导师,带他进701工作的局长,以及暗恋他的表姐和喜欢他的小梅。

电影的结尾,容金珍没有疯,而是在完满地完成工作任务,让出功劳,救了导师,实现了妻子的愿望后,坐在椅子上安静地去了。

这样的处理,让容金珍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大大减弱,他和时代的关系,他身上的悲剧性,也被冲地很淡,传记片最核心的人,变得无足轻重。观众看不到他天才的一面在哪儿,他疯子的一面又在哪儿,看到的只是一个解密全靠做梦的神人。

虽然制作上有各方大咖的助力,极尽华丽,可一回到文本和镜头语言细看,处处还是陈思诚的审美、趣味和习惯。

在讲故事的方式上,陈思诚还是那么直白和俗套,且什么都想要。

拍容金珍是个天才,就让他第一次上希伊斯的课马上去解题,希伊斯把他拽下来骂一顿,镜头一转,希伊斯又跑他家里去道歉,说你是个天才。

拍701局的严肃和神秘,就让他们着装起范儿,行动紧张,甚至行事粗暴,这种脸谱化的可劲儿塑造甚至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帮派气质。

拍表姐暗恋容金珍,分别的时候不说出来,就必须见不到的时候思念写信,然后托人带口信表白。拍小梅喜欢容金珍,就安排了两次偶遇,然后突然约会,滚床单。

这样堪比偶像剧的感情戏,放在全片来看,存在的必要性并没有那么大,可陈思诚不这么想,这是他认为的可以丰富人物,满足观众的类型手段。

想展现作为作者的表达,就在电影里用字幕打出来中心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密码……这一生就是解密的过程。生怕别人总结不到。

为了显得高深,让观众离场后继续解读,拍一个明显会让人想到《盗梦空间》的彩蛋。可观众一头雾水,看到的只是“自恋”。

这种目的明确、只走过场,而不从细处用心的讲故事方式,让观众像是在看一个故事梗概、人物简介,而不是真正在看一个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心跟着他喜跟着他悲。

也因此,花大力气制造的视效奇观,变得愈发油光锃亮,视觉与叙事,并没有完美融合到一起,像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绣花枕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aierlvshi.com/VrC5Vg/html/46091.html
 推荐视频

电梯小姐

Aliya Raymundo 阿尔比·卡西诺 弗恩·凯伊 Zayra Estrada 马克·迪奥尼西奥

农场主的女儿们

葛洛莉娅·伦纳德 Susan McBain Philip Marlowe 玛琳·薇洛比 Nancy Dare 斯波尔丁·格雷 John Black 热贝狄·寇特

女囚K濡れた過去の女たち

亜纱美 山口真里 柳裕章 藤田浩 井上如春

俄罗斯洛丽塔

Natalia Belova Sasha Durpfen Valeria Nemchenko Armen Oganezov 弗拉基米尔·索罗金 Diana Sosnova Daniela Torneva Alice Vichkraft Marina Zasimova

金瓶双艳

杨群 胡锦 恬妮 陈萍 姜南 王莱 成龙 田青 夏萍 石天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村守护者

祖晴 张琳 邓玉婷 高全胜 梁颖 刘红韵

性赞助

安吉拉·莫雷纳米凯拉·拉兹我的忠诚

泰坦尼克号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凯特·温丝莱特 比利·赞恩 凯西·贝茨 弗兰西丝·费舍 格劳瑞亚·斯图尔特 比尔·帕克斯顿 伯纳德·希尔 大卫·沃纳 维克多·加博 乔纳森·海德 苏茜·爱米斯 刘易斯·阿伯内西 尼古拉斯·卡斯柯恩 阿那托利·萨加洛维奇 丹尼·努齐 杰森·贝瑞 伊万·斯图尔特 艾恩·格拉法德 乔纳森·菲利普斯 马克·林赛·查普曼 理查德·格拉翰 保罗·布赖特威尔 艾瑞克·布里登 夏洛特·查顿 博纳德·福克斯 迈克尔·英塞恩 法妮·布雷特 马丁·贾维斯 罗莎琳·艾尔斯 罗切尔·罗斯 乔纳森·伊万斯-琼斯

春潮烂漫海棠红

奇希·劳尔兹 哈利·雷恩斯 克丽丝蒂·卡妮恩 吉娜·瓦伦蒂诺 Heather Wayne 皮特·诺斯 罗恩·杰里米 Ken Starbuck 弗朗柯斯·巴比隆 Craig Roberts